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English

当前位置: 三品农业网 >> 四棱豆属

云南泸西绘好生态底色添彩花园城市泰果杧果

发布时间:2023-06-03 17:41:38

云南泸西:绘好生态底色 添彩花园城市

绘好生态底色 添彩花园城市

1月18日消息:古时被称为“迤东边郡”的泸西县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哈尼族彝族自治北部。她有着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且有着丰富的煤、铁、铅等矿产资源,是一片天赐宝地。然而早年对资源的过度开发,使她染上了石漠化的顽疾。2011年末,泸西县被列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之一,纳入国家14个连片特困地区规划范围内,加上当地“城市之肺”黄草洲湿地的萎缩与恶化,使泸西略显苍凉萧瑟。

在这样一个地方建造花园城市,是否可行?泸西人给出的答案是:尽管存在一些不利条件,但无论从自然环境、产业基础、基础设施、居住形态还是全国、全省的大环境来看,泸西都有信心建设一个天蓝、地绿、山青、水净、人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事实上,泸西在坊间有“花城”之称,人工种植的灯盏花、除虫菊、万寿菊、花连片妖娆,山林自然环境中各种野生花卉浪漫盛开……一年四季漫山遍野都是花的海洋。而在恣意舒展的花园画卷背后,是泸西对整个城乡建设的统筹和整体布局的清晰把控。

“在县委‘建设高原花园城市,推动泸西跨越发展’战略思路的指引下,我们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这一工作的前提在‘谋’字,突出‘新’字,写好‘人’字。”泸西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卢涌滢说,建设高原花园城市,就是整合城市经营要素,优化资源配置,追求整体效益,筹集城市建设资金,以城建城;提升城市功能品位,以城兴城;实现城市持续发展,以城优城。通过城市经营,争取生产要素聚集,提升综合竞争力。

目前,泸西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住房城乡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也为“高原花园城市”画下了美丽的底色。

划好前行轨道 布局花园城市

“让人们有尊严地活着”,“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是泸西住建人的梦想。

如著名城乡规划学家吴良镛所说:规划乃“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规划者应成为沟通理想与现实的桥梁,不仅可以勾勒出理想的山水城之愿景,更要学会寻觅实现蓝图之途径。泸西的城乡规划正是如此。

如果把“高原花园城市”的建设比喻成一幅画,那么城乡规划就相当于给这幅画添加底色。底色加不好,整幅画不仅失色,更可能全画皆毁。正因如此,泸涌滢表示,泸西住建人很清醒地认识到整个城市的规划要高起点、高标准、大手笔谋划,找到城市发展的结合点,力争从规划层面就预先实现“产城一体、城园相融、宜业宜居”。

“高原至美、花荟泸西”。泸西拥有热情奔放的民族风情,绚丽多彩的自然风光,其山区与坝区交汇的地形,构筑了独特的城市风貌。在产区布局方面,泸西力推城镇上山、工业上山,立足高原山坝田园风貌,以“两叶四花一果一畜”(即银杏、烤烟;万寿菊、除虫菊、灯盏花、玫瑰花;高原水果;畜牧业)为代表的高原特色生物产业和风电能源景观,打造未来集中展示泸西城市元素的靓丽风景线。

尽管远离红河州府,但泸西并未因此边缘化自身,而是主动融入滇中“4+1”经济圈,依托良好的区位、人口、资源优势,把握后发机遇,加强交通枢纽的建设,以旅游为先导,加快新型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以发展高原花园城市为目标,以“弥(勒)泸(西)一体化”为核心,构建滇中经济圈城市群之间区域性中心城市和旅游休闲城、新型产业城及花园健康城“一市三城”,把泸西真正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原花园城市”。

2015年9月,《泸西县城市总体规划》修改调整工作报经云南省政府审批并通过评审。“十二五”期间,围绕“北拓、南联、西优、东改、中疏”的城市空间策略,泸西整体布局更为合理。

北部,响应城镇上山,向白水塘方向拓展城市用地,组织编制了《阿庐古洞风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公园景观修建性详细规划》、《泸西县政务综合服务中心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白水塘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规划,新增规划覆盖面积2310.21公顷;南部,以“黄草洲—灵龟山—文笔山”为城市客厅,联动弥勒优化发展,组织编制了《黄草洲片区策划、控规及城市》等规划,新增城市规划面积1300公顷;西部,优化新城的基础配套,完成了《泸西县城西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西入城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2个规划,新增城市规划面积225公顷,不断强化新城功能;东北部,对《东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修编,清除了规划管理死角;中部,以疏散老城区人口、减轻城市压力为主,组织编制了《九华路东北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石龙山公园规划》等规划,指导城市改造工作稳步实施。同时,根据城市近期建设需要,完成了《泸西县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规划》、《泸西县一水两污专项规划》、《泸西县城市环境卫生专业规划》、《泸西县城水系规划》、《泸西县城广告规划》《泸西县城灯光夜景规划》、《泸西县农村危房改造及抗震安居工程专项规划》、《黄草洲湿地公园规划》等8个专项规划。

规划蓝图中,泸西县域城镇空间模式为以县城为核心的“城镇聚合轴”现代城镇群体空间组合模式。县城是承接滇中经济圈、滇东南经济圈和珠江源经济圈辐射的重要枢纽中心,是以旅游、休闲、体育训练产业发展为先导,工、商、贸产业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基地,是著名的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山水田城风貌的风景旅游城市。目前中枢镇至白水镇工业产业和旅游发展轴已形成,主要发展方向是远端的工业园区和围绕白水塘的旅游产业聚集区;中枢镇至金马镇商贸、烟草加工产业轴已经成形;中枢镇至永宁乡旅游发展轴也是重要的旅游聚集区。

“固南、保西,向北”,这是泸西未来几年的城市发展方向。即以县城南边建成区为界,将原规划界线收到文笔山东侧道路;县城西边以烟光哨、石洞村边线为界;北边的用地界线,由原来的环城北路往北一直延伸到接到白水塘足球训练基地。

矣邦再次聚宝 灵龟重新抬头

水草丰饶,飞鸟轻翔,村民三两散布,在水边打鱼摸虾。2015年8月,国家湿地考察专家组到泸西县对拟建的黄草洲国家湿地公园进行实地考察,眼前的景象令他们十分满意。

“九峰恋叠,飞来仙鹤,两水环绕,灵龟抬头,矣邦聚宝,文笔翠屏,石龙神显,百业兴旺”史料记载,今天的黄草洲原为“矣邦池”。当年的矣邦池碧波荡漾,青山依伴,绿水环绕,飞禽成群,游鱼结队。可惜世事变迁,黄草洲湿地受破坏和蚕食现象比较严重。昔日风光无限的矣邦池只剩下一个平均水深1.5米、水面面积300余亩的黄草洲塘子。

“每个城市必须有自己的灵魂,杭州的西湖,苏州的,近一点有建水的朝阳楼,弥勒的湖泉,都是响当当的城市名片,是当地城市的灵魂。”卢涌滢表示,为了再造城市客厅,重树城市形象,黄草洲湿地被寄予厚望。

云南省城市旅游综合体示范区、泸西高原花园城市门户客厅、最具高原花园城市特色和生态宜居特征的城市活力中心,这是黄草洲的全新定位。而为了让这个定位名符其实,泸西将此区域规划为“一湖两带三山四片区”。一湖为黄草洲湿地公园,两带指南部外围生态景观带及北部城市风貌景观带。三山则为附近的文笔山、蝙蝠山、灵龟山。四片区包括城市居住区、城市综合功能区、城市旅游核心区、康体休闲度假区。

从生态自然景观带,滨水商业景观带到民族、民俗自然风光带,从贯穿老城与湖泊的景观走廊到中心湖泊,从象征福的蝙蝠山休闲生态园、象征禄的文笔山水人文园到象征寿的龟林山传统文化园,黄草洲景观规划延绵3.38平方公里。现在的黄草洲草木葳蕤,河流波光潋滟,像少女温润的眼眸仰望着高山,而怪石嶙峋,古木参天的灵龟山就蹲守在洲畔。晨光熹微,登山远眺,你可以看到白鹭从高枝飞出,更可在掩映于青山绿水间的魁星阁小憩,感受古人的闲适诗意。

目前的景观已经美不胜收,未来则更值得期待。据卢涌滢介绍,黄草洲生态湿地恢复建设项目周期从2015年开始,经历16年跨越,分三期达成目标。2015年到2016年为项目启动期,通过湿地公园核心区建设,树立项目的门户形象,通过吸引泸西大众游客及周边县市客群聚集人气,形成区域性地标;2017到2020年重点打造山体公园及游乐园等娱乐项目及居住物业,提升项目的品质,吸引部分度假客群;2021年2030年逐步构建完善的度假旅游产品体系。

道路坦荡如砥 主次渐成系统

城市道路作为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一直倍受关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泸西原有的城区道路已经跟不上城市快速扩张的节拍,“南北通畅,东西梗阻”的交通问题也愈加凸显。

如何做好“路”文章,提升城市品位?泸西紧紧围绕“城镇上山”战略,依托高原足球训练基地、东方玫瑰谷、黄草洲片区开发等重大项目的实施,将城市道路建设向县城外围延伸、向山地延伸,逐步拉大城市框架,着力提升城市交通运输水平,解决因交通滞后制约发展的瓶颈。

“我们的路网规划和建设以需求为导向,以提高人居环境为目标,打造高效、安全、舒适、方便的城市交通系统和对外交通系统。”卢涌滢表示,结合现有道路情况,泸西正持续完善道路网,提高路面质量,亮化、绿化、美化道路,同时加强公共交通规划,为出行者提供多样化的交通选择。

2013年,泸西花园大道、泸发大街延长、高原足球训练基地道路、弥泸高速入城道路等13条市政道路几乎同时开建。彼时,当地很多干部群众对政府举债修路和项目推进状况感到担忧。

人们的担忧也不无道理。首当其冲的建设资金问题,对一个财政收入相形见肘的国家级贫困县而言确实是“不可能的事”。据了解,这13条市政道路总长40公里,路宽15至52米,计划总投资137931.47万元。

“但是泸西不能再等了。泸西虽然穷,但基础好,潜力大,条件也越来越成熟。建设高原花园城市,我们应首先经营好城市土地,加快投融资力度。”卢涌滢说。

穷县搞建设,虽然有“缺钱”的烦恼,但也方法多多。泸西加大了与各大银行和融资公司的谈判,住建、国土等部门同县内BT投资人土地进行谈判,融资近5亿元。目前,13条市政道路已完成投资74553.75万元。西片区18米道路、泸发大街延长线道路、高原足球训练基地32米道路、弥泸入城52米道路已实现通车,其他道路正快速推进中,且没有一条“烂尾”。

情牵民生所系 确保居有其所

“搬出棚户区,住上新楼房”是所有蜗居在棚户区的普通群众内心最真实的梦想。为实现群众梦想,泸西精心编制了棚户区改造规划,并结合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针对老城区简易危旧房屋与近年新建住房相互交织特征突出的实际,泸西充分重视维护城市传统风貌特色,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以及不可移动文物。同时,泸西充分尊重棚户区居民的意愿,考虑群众的心理和经济承受能力,改造方式、补偿方式及还建方式尊重居民意愿,不搞大拆大建,禁止强征强拆,依法依规推进。截至2015年11月30日,泸西共签订征收补偿协议2255户,签约率达90%,无一例上访。随着棚户“伤疤”的减少,泸西离“高原花园城市”的蓝图又近了一步。

此外,泸西始终将保障性住房建设纳入“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紧密结合全县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实际需求,强化政府住房保障职能,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工作措施,倾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逐步有效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泸西实际的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新路子。

首先是在组织上打造“豪华配置”,确保工作有人管、管得了、管得好。泸西专门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县属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保障性住房工作领导小组,按照“统一建设、统一分配、统一管理、统一运作”的原则,对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与管理进行全面指导和协调;其次是在方法上保证高效协作,推行“一线工作法”,通过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等方式,有力推动了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第三是在资金上多管齐下,泸西创新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融资理念,采取开发部分商品房和商铺、积极推进公产房出租出售、大力推进廉租房先租后售等方式,及时回笼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有效解决了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

截至2015年9月,泸西共建设保障性住房6525套,总建筑面积313158.56平方米,总投资44093.45万元。目前已分配入住3845套,解决了城乡5000多户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难题。

如今的泸西,正搭乘着建设“高原花园城市”这趟快车,汇聚着来自四面八方的要素和资源,从“被动辐射”、“边缘地角”迈向“发展中枢”,建城兴业,融入滇中经济圈。?

机构包销的股票开板会晚吗

厦门交通银行保管箱

银行卡丢失有什么影响吗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风险

虚拟货币项目排名

友情链接